欢迎访问南京大学国际化工作处 学生交流办公室!

留学生活

东京大学-南京大学联合学习小结

时间:2025-05-13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学生交流科作者:肖慧文点击:10


1120日凌晨四点,窗外的天空和深夜12点时并没有区别。睡眠不足,大脑却带着一种陌生的清醒,身体像浮在黑暗的云端,困倦,也有些飘忽。拖起行李,踩上深秋寒雨打湿的地面,这场奔走的旅程就开始了。

此次与东京大学联合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与东大学生组队围绕各自定好的主题进行采访与田野调查,最终根据获取的信息制作一份小杂志。行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120日至1121日,从南京飞往东京后,在东京大学驹场校区学习田野调查的先行课程,并在东京都内拍照实践;1122日至1125日,从东京前往高知县,在当地小组合作展开田野调查;1126日至1128日,从高知县返回东京,去全盛总部参观访问、体验学习日本茶道、体验东大的一般课程。

田野调查先行课程的主题是:犬も歩けば棒に当たる,意思是说如果一条狗常在外面走动,就能时不时撞上好运。同理,我们在外行走时,多留心周边事物,停下匆匆的脚步去观察,总能发现一些有趣的地方。就像在日本如常到随处可见的井盖,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每个地方的井盖都各不相同,有时也藏着设计师独具匠心的调皮。或许井盖上一排排整齐的小狗图案中,有那么不起眼的一只在逆向前行。走出门外,去行走,停下脚步去思索去发现,这就是田野调查所需具备的意识,或许也是一种值得探寻的人生方式。课程结束后,作为实践,我们怀着这个意识去街头拍照记录我们注意到事物,但当真的站在了东京街头,就真是“乱花渐欲人眼了”,在地下铁站台摊开课本和笔记本写作业的小学生、门只有一米宽蜿蜒通向地下的居酒屋、华丽的广告墙……作为一个外国人看异国街景,觉得有趣的地方实在太多(笑)。

接着,南大与东大的师生们从羽田机场飞到四国的高知县。这是一个多数日本人也不常涉足的地方。我们从中国来到日本,再从东京去到高知,见到这里的景色,只觉耳目一新。这是一个空旷、宁静的地方。到达机场后,我们乘坐大巴去往市区,路边没有见到人,只有平坦的田野、低矮的山地、悠长的河流……时不时有些橙色果实缀满枝头、无人采摘的果树。即便进到市区,人烟一样的稀少,街道空空荡荡,只有进到大型商场或定期举办的集市,才能生发出一种原来这里真的有人居住的感觉。

在高知进行的小组田野调查,进行得很顺利。我所在小组的主题是乡村寿司(田舎寿司)。因此我们主要去了远离市区的山野乡间、高知市内历史悠久的日曜集市等地方。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津野町。我们去到那里调查田舍寿司制作材料的生长环境,打听田舍寿司的发展历史,并体验寿司的制作过程。那里的奶奶开车带我们穿梭在狭窄险峻的山间小路,去到种植寿司原材料的田地里,天朗气清,青山延绵,颇有种日漫照进现实,又或是我们走进了日漫的梦幻之感。在那里,即便是农村耕作的奶奶们,穿着也讲究得体,她们以酱互称,格外可爱。

由于时间紧迫,并且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调查采访,并制作出一本杂志,对于几乎没有相关经验的我们来说其实是一项挑战。在高知的四天,为了按计划完成任务,大家每日在黑暗中摸索起床,又在筋疲力尽的深夜沉沉入睡,每天睡眠不足,但每天也非常充实而满足。在这样设有目标、节奏紧张团队协作中,每个人都没有时间去咀嚼任何负面情绪,都在一往无前里乐在其中。当然,这样一往无前的心情很大一部分是受同组东大学生的感染。就好比,他在没有空余时间的紧张安排中,神奇地带我们两个同行的中国人,冲到了桂滨,看了20分钟的海,只为满足我们想去当地见一次海的愿望。我在感叹幸运的同时,也不由得被这位东大学生的果断和冲劲折服。

与东大学生一行的田野调查,是一场语言的大杂烩,是一场无畏的奔跑,是一次沉浸式旅途,更是一场内心的震荡与浸润。十天,或许在整个人生中极其微不足道,但这样的十天,足以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奔赴向前的动力。

中日民间的友好关系从这一次南京大学和东京大学的联合学习中可见一斑,希望未来中日间的理解能进一步扩大,中日友好更进一步,促成两国青少年展开更多这样友好、意义深远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