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斯罗机场落地的时候正是伦敦日落的时间,飞机划过滚烫的落日,行李箱踩过伦敦的潮湿,时针在英国的经纬拨动。
两周的学习围绕System Design&Engineering Thinking+的主题展开,从Lecture上教授讲授课程目标和研究方法,到Workshop老师们指导我们讨论系统设计、着手worksheets,再到Group Study中,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将每个模块的worksheets一点点写完、修改、定稿。尽管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人担当主力,有人浑水摸鱼,但在最后一天Evaluation(Presentation)临近的时候,大家也都积极准备演讲和ppt,不惜牺牲吃饭时间背稿。无论是超常发挥还是事与愿违,总不失为难忘的经历。厚厚一沓worksheets中,除了交上去的最终稿,那些写满工整字迹的“废稿”,也成为这次寒假项目的独特纪念品。总体来说,课程并没有很多真正讲知识的部分,更多的是让同学们自己讨论、构建系统,在方法的应用和细节的处理中,做好设计蓝图、需求分析、风险管理等各个部分,也并不关心具体应用什么算法之类的实施细节,只要求提出一个类似于business plan的东西。
第一周的空余时间安排了许多Cambridge“限定”的活动,Treasure Hunt的时候,大家在剑桥的街头巷尾东奔西跑;在River Cam上Punting的时候,与船夫谈笑风生。我们惊讶于船夫会说那么多的中文词汇,他说那是向中国游客学的,但同时,我们也对那些词没有一句好话感到无语。其余的Free Time我和同学去参观剑桥众多的博物馆,或是在市中心闲逛。FitzWilliam博物馆和动物学博物馆都有十分丰富的藏品,前者甚至有莫奈、梵高、毕加索、塞尚的真迹展出,还有打破了传统展品陈列风格的Glenn Ligon的创作和他特殊的展出要求。空余时间还可以通过项目老师,获取Open Lecture和ADC theatre等等活动的信息。
关于餐食,早餐由酒店提供,不过每天都一模一样,让朴实无华的早餐雪上加霜,以至于到最后几天根本吃不下什么东西。午餐,整个项目的同学被安排在St. Catherine’s College, King’s College和Sidney Sussex College三个学院就餐,我们从彼此的口述中比较各个学院餐食的高下,结论是King’s的饭最好吃,虽然,都是天天吃土豆。晚饭全部自理,探索剑桥可能存在的美食。遗憾的是没有能够去Eagle Bar坐一坐,那里是沃森和克里克交谈思考、宣布得出DNA双螺旋结构的地方。
第一次能够记住国外一座城市的路,直到现在,闭上眼还能想象出剑桥市中心的街巷、店铺、市集,剑桥的学术氛围实在令人心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