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南大给我这次难得的机会,参与剑桥大学为期14天的访学项目,回顾这段充实且充满挑战的时光,感慨万千。此刻,我坐在回国的航班上,心中仍然充满着对这次经历的美好回忆。
在决定报名参与剑桥的短期学习项目时,我怀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然而,心里也有些不安,担心自己可能不适应全英授课,担心和来自不同背景的小伙伴合作时会遇到困难。可事实证明,来到剑桥后,所有的担忧都变得不重要了。这里的教授和同学们都非常友善,学习气氛极其轻松愉快,我迅速融入其中,享受着每一天的学习与交流。
在这次访学过程中,我们的项目聚焦于开发一款智能机械臂,用于自动化管理图书馆的书籍。这项技术的研究目的在于解决传统图书馆管理中人力密集和低效的问题。现如今,全球只有约15%的图书馆实现了完全自动化,尽管自动化能减少多达30%的运营成本。这是一个有挑战的项目,因为图书馆管理中,图书种类繁多,尺寸、重量、材质各异,而现有的自动化设备往往在速度、精度和安全性上存在不足。通过结合力控制技术和机器视觉,我们希望能研发出一款更加精确、安全的机械臂,减少人工操作,并最大限度地保护书籍不受损伤。
通过与项目小组的紧密合作,我们结合了力控技术中的阻抗控制和混合力-位置控制,并将其与机器视觉技术相结合,使得机械臂能够更加灵活、精准地完成书籍的抓取与归位任务。在课程和工作坊中,我们在剑桥教授的指导下,逐步解决了项目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尽管时间有限,我们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最终在展示会上成功汇报了项目的初步成果,获得了教授和同学们的肯定。
除了专业知识的积累,这次访学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剑桥独特的学习方式。剑桥的教学方式更强调互动与讨论,每一堂课后,教授们都会带领我们进行小组讨论并提出问题,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也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在项目中,我们分工明确,但又彼此协作,思想的碰撞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更加高效。在回国后,我会将这种“学以致用”的方法带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尝试通过更多的交流与讨论来提升个人能力。
当然,这次访学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提升,剑桥的文化和历史也深深吸引了我。这里的每一块石板路、每一座古老建筑、每一幅艺术品都充满着独特的魅力。我们参观了国王学院礼拜堂,聆听着悠扬的歌声;也在坎姆河上划船,听着船夫讲述剑桥的历史和故事;在卡文迪许实验室,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科学创新的力量。这些文化活动让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更加理解了剑桥大学的精神和价值。
在剑桥的14天里,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怀着不同的梦想,却因为共同的兴趣和目标而走到了一起。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外活动中,我们都紧密合作,分享彼此的想法与经验,逐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段时间里,我们一起讨论项目方案,面对挑战时相互支持,一起探索伦敦的街头巷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这次剑桥之行,给我带来了学术上的收获,个人成长的突破,甚至是文化视野的拓宽。每一刻的学习和探索都让我感到无比珍贵。虽然这段旅程已经结束,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将一直伴随我前行。未来,我会将这些收获和经历融入到自己的学术道路和职业生涯中,也期待有一天能再次踏上剑桥的土地,继续追寻知识的足迹。
最后,再次感谢南大和项目方给予我这次难忘的机会,也感谢所有教授和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期待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再次相聚,分享更多的成长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