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学生交流办公室!

留学生活

耶鲁大学交流总结

时间:2022-09-26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学生交流科作者:点击:10

20级 软件学院 徐浩钦 

为期一个月的耶鲁大学交流生活结束了。其实在此之前,我就预感到,这会是我在南大四年本科生活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月。在这身处其中就不由感到短暂的一个月里,我窥见了更为广阔的世界。

由于疫情肆虐,我没能亲身踏入耶大校园,很遗憾只能在国内进行线上的交流。并且因为东西半球时差原因,我每周总有四五节课需要在凌晨时分参与课堂。在每个寂静无声的夜里,通过线上会议与世界另一端的老师同学交流,是一件痛苦而又奇妙的事情。痛苦在于我这一个月的生活将会颠倒昼夜,极度不健康。好在我此刻总结时生活作息已经恢复了正常。奇妙则在于在人最易思绪万千的深夜,我正集中精神与老师同学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交流或思考至深处,偶然间看向窗外黑色夜空和点点星光,有恍惚开阔与世界相连之感,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尽管是线上交流,总是相处在线上的会议里,但是与其他同学仍有各种课外的交流。像是有同学会分享不错的咖啡馆,也有同学会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宠物鹦鹉,平时的氛围总是轻松随意。而我也与一位耶大同学成为好友,我们互相分享各自的城市,各自的校园。他给我发来了许多耶鲁大学校园的照片,在下面我将展示一二。

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中,最令我感到惊讶和差异的是在汲取知识时,世界顶尖学府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和发散度,以及他们习惯于在合适的时候打断老师,立即提问。在这些方面,习惯于中式教育的我感受到了和世界学生的差异。老师也在教授课程之前就告诉我们,“没有所谓笨的问题”。在之后的课堂上,我也尝试着积极地,发散地思考,主动地,发自内心求知欲地向老师提问。在课程结束之时,我也很幸运地学到了很多,我想这要归功于这段时间里开始学习和培养的新的提问习惯。

密集的课程一天接着一天,在耶鲁大学交流的这一个月如白驹过隙。当老师最后一次对着镜头与我们一一告别时,我仍清晰地记着暑校开课第一天,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视频背景的我们互相第一次相互问好,相互介绍的场景。我想我会带着这个暑假、这个月的记忆、知识、经验继续今后的学习,继续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