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学生交流办公室!

留学生活

牛津展望计划交流项目

时间:2022-09-26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学生交流科作者:点击:10

徐佳鑫 211507001

我参加了7月18号到8月5号的牛津展望计划交流项目,感觉收获颇多。

该项目横跨4个重要领域模块:政治、经济、哲学、法律,从多维视角向学生展开多样的话题介绍和探讨,课程内容安排十分细致。课后还有助教实时跟进,发布笔记和会议记录,以防我们错过兴趣点。助教老师各司其职,有的负责技术方面的问题,有的负责我们课后学业上的不解,设置颇为合理。课程专门为参与的学生设立共享文件,方便日后回顾整个项目中涉及的内容。其中lecture部分各相关领域的专家深入分析了许多国际上的重要话题,如女性境况与技术的关联、英国脱欧折射出的国际境遇等等。各教授们风格各异,但都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带动着我们切身感受批判性思考的过程。尤其是David教授通过层层数据实验冲破我们的旧有观念(认为技术改善女性的社会处境),展现出女性真正面对的、不可视的部分主要阻力。女性的崛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只有我们努力去了解过程中的每一站,才能够做出突破性的改变。在seminar中,我们分组轮流主持、分享,从彼此中学到很多实用技巧。同时也见证了无数观点的火花碰撞。在问答环节,我们总能从教授引导式的回答中获取新知和方向。同伴各式各样的问题也把整个讨论推向高潮。在workshop中,每一课都对应着实用性极强的技巧,小到如何做一场有效的演讲,大到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和学业生涯规划。从中我们能切实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怀、被支持的。中间穿插着break room,不曾相识的我们向对方分享自己的观点、组织汇报的语言,这个过程也十分难忘。在special guest lecture中,我们有幸在屏幕中与顶尖的制片人、摄影师交流。一个个灵感的迸发,一个个细节的处理,都令人感叹其中付出的心力。

因为时差原因,课程一般是从下午两三点左右到晚上七八点不等。每一天课程的安排各异,基本上是1节lecture匹配1节seminar匹配另一模块的结构。根据时间表,我会将其他事件与课程分布时间错开,保证听课的稳定性和效率。上午我一般会将自己的事情和下午内容的预习穿插进行。提前阅读教授发的阅读材料,记录下疑问,在教授分析的过程中尝试获得解答。

总的来说,我很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次项目。当然也有些小惋惜,一来疫情原因,原本的线下体验转为线上,二来自己在项目参与过程中还是过于内敛,有很多想法没有及时与同伴和老师分享。不过总体收获更多。希望下次还有机会继续一场“牛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