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20021 社会学 陈昕怡
本人于今年1月至6月参与了我校与曼彻斯特大学的校际交换项目,有快乐,有坎坷,但也收获满满,总之,非常感谢我校能够给予这样的机会与平台,让我们得以在半年的时间里变得更开放,得到了非常多的成长。
首先,我感受到了中英教学方式大差异。不同于我校选课方式,英国高效设置选课上限,虽然限定只能修读三门课程,但是任务却更加多样。每门课程在课前有详尽的大纲和阅读文献清单。并且设置小班tutorial,为大家提供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每次课后作业也有详尽的反馈,在学术上给人以成长的空间。此外,英国教学中对批判性思维与写作的崇尚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本人上学期修读课程基本情况如下:
(1)课程1:Intro to Ethnographic Reading
Lectures(30h)+tutorials(老师带领讨论、讲授该周阅读的文献,15h)+assignments(4次,每次300词左右)+final essay(期末论文,1500词)
课程介绍:
整个学期主要阅读并剖析四部经典民族志著作;
每本结束后就相关问题写一次300词的assignment;
每周每次课后均有一次1h的tutorial,阅读文献并展开讨论和讲解。
(2)课程2:Work,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英国学分20)
Lectures(30h)+tutorials(老师带领讨论、讲授该周阅读的文献,15h)+期中论文(1500词)+小组pre + final essay(两篇小论文,每篇各1000词)
课程介绍:
工作社会学与组织社会学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每次课一个主题;
除了期中期末论文外另有一个小组pre;
期末两个小essay;
每周每次课后均有一次1h的tutorial,阅读文献并展开讨论和讲解。
(3)课程3:Education and Society (英国学分20)
Lectures(30h)+tutorials(老师带领讨论、讲授该周阅读的文献,15h)+研究计划(1500词)+ 正式论文(2500词)+ final essay(两篇小论文,每篇各1000词)
课程介绍:
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每次课一个主题;
学期内主要完成一篇主要论文的写作,但分为1500词的研究计划,和最终2500词的正式文章;
期末两个小essay;
每周每次课后均有一次1h的tutorial,阅读文献并展开讨论和讲解。
在学习之外,我们也有机会得以体验异国风情,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看到了形形色色有趣的人和热烈开放的文化。
即使是在特殊的疫情影响下,虽然我们的跨国道路可能有些坎坷,但这些经历却也成了难以忘怀的人生财富和成长基石。我学会主动检索和甄别信息,沉浸式体验了各种流程和机票售卖、航班熔断机制,即便是在第三国中转滞留,也给我带来了值得珍藏的体验。
最后,在此感谢学校提供的这次机会和在这次特殊的跨国经历中支持我的人们,我的记忆、体验与成长因此而不同,因此而可贵。